4k文学 http://www.4kwx.com/ 美国联络盟友对中国不断打压,中国回击了。此前,中国国力不行,一直在实行韬光养晦政策,但如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战略转变,即转为“经济脱钩,政治遏制”,大有全面对抗之势;而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不再怕这怕那,所以中国出招回应。 3月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开启中东6国之旅,联络好友,深化合作。在中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王毅此行,备受期待。 截止3月30日,王毅已经访问了中东6个国家,成果颇丰。 在第一站沙特阿拉伯,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作出表态,“沙特坚定支持中方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的正当立场,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反对个别势力挑拨中国同伊斯兰世界关系。沙方愿与中方一道,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安全稳定”。
3月24日,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会见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沙特在中东的地位极其重要,此表态将引领中东多国对中国内政问题的表态,是个好开端。 而在经贸、科技、石化、5G等领域两国将密切合作。毕竟这些都是中国的强项,与人交朋友,没有长处怎么行。 在第二站土耳其,土耳其外长也给出了重要承诺,即土耳其在未来将会继续坚持“一个中国”这项原则,并且希望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强调,土耳其不会参与到任何形式的反华行动当中去,这样的表态足以体现土耳其在对华态度上面的立场。
3月25日,埃尔多安会见王毅 此外,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期待加强双方高层交往,推动土“中间走廊”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推动使用本币结算。 在第三站伊朗,两国签了个大单,那就是在未来25年,两国将全面合作。3月27日,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全面经济与安全合作计划。中国同意在未来25年向伊朗多个领域投资4000亿美元,作为回报,伊朗将以颇具竞争力的价格向中国稳定供应石油和天然气,伊朗也将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此外,中国同意向伊朗提供更多的疫苗。 2016年1月,两国就确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两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两国将进一步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提质升级。
3月27日,王毅同伊朗外长扎里夫签署协议 而美国《纽约时报》称,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的战略关注焦点,中伊签署这项协议,将有助于中国深化在中东的影响力,削弱美国孤立伊朗的努力。 在第四站阿联酋,两国决定互惠互利,在疫苗领域深化合作。 3月28日,风尘仆仆的王毅外长又来到了阿联酋。 自疫情以来,中阿两国在疫苗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2020年6月,中国国药集团开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在该地进行临床三期试验。9月,阿联酋批准使用该疫苗。12月,该疫苗在阿联酋获批上市。 阿联酋位处中东联结亚欧的地理位置,这里正在成为全球新冠疫苗转运分发的重要仓储物流中心。而从这里转运到非洲、中东和西亚一些国家的疫苗,其中超过50%的疫苗都是来自中国的。 3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阿布扎比同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还共同出席中阿两国合作灌装中国疫苗生产线项目的“云启动”仪式,其未来疫苗年生产量将达到2亿剂。
3月28日,中阿疫苗原液灌装生产线项目“云启动”仪式 路透社称,此举将有助于阿联酋经济由石油生产转为多样化发展,同时也是中国在海湾地区的一大“外交拓展”。 美媒彭博社酸溜溜地表示,中阿的“疫苗生产协议”将进一步巩固两国关系,同时加深中国在中东、海湾地区的影响力,而这一区域原本是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 在第五站巴林,两国诚恳交换意见。3月29日,巴林国王哈马德在麦纳麦会见并宴请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哈马德表示,反对把人权概念狭义化,赞同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支持中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支持中方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的努力。 在第六站阿曼,阿曼方面表示,愿做共建“一带一路”的真诚伙伴。 3月29日,王毅同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举行会谈。巴德尔表示,阿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希同中方加强各领域合作,深化双方共同利益。阿方愿做共建“一带一路”的真诚伙伴,欢迎中国企业赴阿投资,推进多领域合作。巴德尔还称赞中国是维护国际平衡和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 近来,中美在加速拉拢朋友,因为就在王毅中东行的时候,拜登要同英国一道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称要联手打造同样的经济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援助。这俨然是见中国此倡议成功了,不仅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也让这些国家更加感谢中国,所以,也要搞一个与中国类似的倡议。 其实,近年来美国打压中国的招数都不胜枚举,这只是其中一招而已。 而当下,中国不再隐忍,对美回击、再回击。目前看来,效果不错。(郭宇男) 延伸阅读 中伊签25年协议看上伊朗油田的欧盟如何被断了后路 近段时间,我们的“外交天团”忙得不可开交。先是在安克雷奇“怒怼”美国,回国之后接待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中东。 3月27日,在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访问伊朗期间,与伊朗正式签署一项为期25年的长时间合作协议。
事实上,这份协议还在起草阶段,就已经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去年7月,《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和伊朗起草了一份全面的经济与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根据草案内容,中国在未来25年将在伊朗数十个领域进行价值为4000亿美元投资,包括银行、电信、港口、铁路、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 协议草案还包括,中国在伊朗推进5G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的提议,以及呼吁深化两国军事合作,以应对“恐怖主义、毒品、人口贩卖和跨境犯罪”地区等威胁。 而作为回报,中国将得到伊朗的战略全面支持和大量石油供应,这一方面解决了中国的石油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会推动中国与中东关系上一个新台阶,扩大中国在中东的“朋友圈”。 英国广播公司(BBC)则报道称,此次协议涉及的石油交易将绕开美元,通过人民币结算,“这将对美元的地位构成进一步挑战”。 对于伊朗来说,在美国多年的制裁下,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有了中国技术和资金的帮助,必将迎来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伊朗对双方达成的合作予以热情的赞扬,称之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合作,将为新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础”。 “太长时间以来,我们(伊朗)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西方的篮子里,但都失败了。”伊朗商会成员、经济分析人士沙里亚蒂表示,现在伊朗开始改变政策,将目光投向东方,“情况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在美国长期对伊朗喊打喊杀的情况下,除了中国和俄罗斯,没有国家敢跟伊朗公开而深入地合作。 并不是不想合作。 2018年8月,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发起金融制裁后,欧盟便宣布向伊朗提供1800万欧元援助。随后蓬佩奥发声指责欧盟,欧盟便转变了口风,转而在叙利亚问题上指责伊朗。 2006年伊朗核危机爆发,美国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和外国投资伊朗油田。日本经历四年谈判,好不容易获得了伊朗阿扎德甘油田的投资权益,在美国制裁下,最终还是没有抗住压力,于2011年宣布放弃。 最后,还是中国从日本手上“接盘”了阿扎德甘油田的合同。
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都对伊朗的石油有着十足的兴趣,但没有反抗美国的勇气。 俄罗斯虽然有“硬杠”美国的脾气,却缺少伊朗需要的经济支持,甚至,俄罗斯自己也是石油出口国,与伊朗还存在一定的竞争。 相比俄罗斯,中国与伊朗无疑更加互补;相比日本和欧盟,中国想和谁合作,也不需要看美国脸色行事。 中国根本不认可美国的单方面制裁,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在2020年10月18日就已经失效,中国外交部多次呼吁美国兑现承诺,解除对伊朗的单方面制裁,无条件回到《伊朗核协议》当中。 美国无视了中国的意见,中国只好直接采取行动。 因此,中国选择与伊朗合作,与其说是“对抗美国”,不如说是干脆“无视美国”。中国需要伊朗的石油,伊朗需要中国的基建、技术和资金,仅仅是双方的彼此需要和相互信任。 作为全球霸主,美国认为,自己的想法受到如此“轻慢”,是难以接受的。
实际上,从2月份以来,美国就一直在对伊朗展现高压态度。 2月26日,美国空军出动了大批的F-15E战斗攻击机,对伊朗支持的叙利亚民兵发起空袭,这是美国对于伊朗的一个警告。 而伊拉克美军基地遭受火箭弹袭击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3月7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表示,美国将“保护自己的军队”,作为该民兵组织的主要支持者,伊朗“完全有能力评估美国空袭的意图”。 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原本也预定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中东地区,展开新的一轮威慑巡航行动。有意思的是,这艘航母如今却遇到了麻烦,因为苏伊士运河最近被刷屏的某艘油轮给堵了。总是以武力威慑别国,如今却被一艘“手无缚鸡之力”的油轮卡了脖子,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美国的确很强大,但伊朗不怕,俄罗斯不怕,中国更不怕。中伊战略合作,无疑将让伊朗挺直腰板与美国平等对话,中国表现出的决心和态度,更会为其他国家树立不屈服于美国霸权,平等合作的榜样!(黄举清) 延伸阅读 伊媒称中伊合作计划干货满满:人民币结算、北斗、5G 3月24日至3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邀访问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阿曼六个中东国家,这也是今年以来继走访非洲五国、东南亚四国之后,王毅对中东地区的一次集中访问。对于中东安全稳定,王毅提出了倡导相互尊重、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核不扩散、共建集体安全、加快发展合作五点倡议。
3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德黑兰正式签署中伊全面合作计划,伊朗政府对此给予高度评价。针对有不少外媒认为,该协议将大大挤压美国在中东的生存空间,伊朗也试图用该协议摆脱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王毅表示,伊核问题当前局面是美国单方面退群毁约造成的,美方应取消对伊朗的非法制裁,取消对第三方的长臂管辖,全面无条件恢复履行全面协议。 王毅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时表示,今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双方签署的全面合作计划将为推进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整体规划,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中伊贡献。鲁哈尼表示,伊各界都视中国为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两国全面合作计划的签署将进一步明确伊中未来合作的路线图。他还强调将加快协议的落实。而伊朗外长扎里夫则将此协议称作“具有历史意义的25年战略路线图”。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从外交部公布的信息来看,中伊双方将重点在经济、人文等领域展开合作,持续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并不断开辟两国合作新领域。而根据伊朗方面媒体的报道,此次中伊25年战略协议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能源合作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三条,分别是:1、中国将增加对伊朗能源设施和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升伊朗整体国力;2、中伊之间的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中国人民币和中国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结算,避开美元结算;3、伊朗的导弹(没有点明是普通导弹还是弹道导弹)的导引头,将使用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进行制导。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伊双方签署的全面合作计划促进了中伊两个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投资领域的全面合作,已经不只是两个国家25年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还有能源合作,而实际上是对整个中东战略格局,甚至对整个世界经济秩序有重大影响的举措。 但一些外媒却将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看作是伊朗突破美国制裁的努力。彭博社认为,中伊之间的友好关系,对美国拜登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美国智库世纪基金会研究员埃斯凡纳迪(DinaEsfandiary)向《华尔街日报》表示,协议的签署会让欧洲和美国更加紧张,因为看起来,伊朗可能有办法摆脱经济上的束缚。” 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上周四,《金融时报》援引美国政府高官的话称,美方将继续对伊朗执行制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前表示,美国在德黑兰重新完全执行伊核协议前,不会取消对伊制裁措施。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上周日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伊朗重新履行伊核协议的前提必须是美国先解除对伊制裁。哈梅内伊强调,美国对伊朗食品和医疗用品的进口实施制裁,导致每天都有数千人死亡,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对此,王毅在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时表示,美国前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开创了不遵守国际协议的恶劣先例,受到国际社会一致谴责。美方新政府应反思退出全面协议对地区和平和国际稳定造成的伤害,反思自己对相关国家造成的损失,尽快撤销对伊单边制裁,取消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长臂管辖措施。 对于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纽约时报》、彭博社和《金融时报》等外媒引述多名专家和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协议内容与去年披露的一份长达18页的协议草案内容相似。《纽约时报》去年7月报道,中国和伊朗起草了一份全面的经济与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协议。根据草案内容,中国在未来25年将在伊朗数十个领域进行价值为4000亿美元投资,包括银行、电信、港口、铁路、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并将获得伊朗的常规石油供应。协议草案还包括,5G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等提议。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援引消息报道称,该协议涉及的石油交易将绕开美元,通过人民币结算。对此,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周六也报道称,通过这一协议,中国将获得伊朗稳定的石油供应,并补充说,两国还同意建立一家“伊朗-中国银行”。此外,王毅在访问阿联酋和土耳其时,也强调要加强推进本币交换。在接受阿联酋通讯社书面采访时,王毅就表示,将促进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携手共建中阿“一带一路”国际交易所。 周戎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美国在制裁伊朗,伊朗现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使用美元进行国家贸易,伊朗要想摆脱这种情况。而对中国来说可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促进人民币与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还有土耳其和伊朗与人民币的本币交换。 王毅还在接受阿拉比亚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方愿响应中东各国的愿望,在中东发挥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但是王毅也强调,中东是中东人的中东,中东由乱向治的根本出路,在于摆脱大国地缘争夺,以独立自主精神,探索具有中东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于排除外部施压干扰,以包容和解方式,构建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安全框架。要改变传统思维,不要一味从地缘竞争角度看中东,而是把中东国家视为合作伙伴、发展伙伴、和平伙伴。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文供求网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