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博文供求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博文供求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文供求网公众号

博文供求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上海,有几种方式让你爱上她?

2021-04-10 发布于 博文供求网
赚钱

“一代代人都迷恋黄浦江上吹来的风

风里的气息让人联想到大海”

Chapter 1

上海,是个什么样?

上海,或许是中国最美妙又最矛盾,最美丽又最俗艳,最浮华又最真实的城市了。

在中国的城市里,她绝不是最有历史感的那一个,也不是最有烟火气的那一个;

她没有那么的特立独行,也没有那么的温润如玉。

她或许,是中国最难以去界定和评价的城市。

“这里是一幅宽广壮阔、斑驳陆离的画卷,中国与外国的礼仪和道德相互碰撞,东西方的最好与最坏在这里交融。”

注:出自美国的知名华人学者、新闻摄影记者刘香成

《上海:1842-2010 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

即便两千多万个在上海生活的人们,眼里也有着两千多万种模样的上海。

有人说:“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

没有人不来打卡的魔都三件套,是浦东人筚路蓝缕地谱写下的,史诗般的上海名片,也折射着高歌猛进的年轻人们创造的,新的黄金时代。

有人说:“浦西才是上海。”

一座座老洋房,一颗颗梧桐树,走在路上就像看过了一幕幕民国电影,走在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美妙极了。

有人说:“弄堂里的才是上海。”

下楼绕上七八圈,从石库门里走出来,路过老爷叔修鞋配钥匙的小摊,在阿姨的生煎摊上买一提生煎,一天开启得很圆满。

有人说:“那不夜城才是上海。”

老马路上亮起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情调十足的小酒吧、私房菜、古着店发着不一样的光,一直走到衡山路,夜生活也就开始了。

light!heat!power!物质!消费!时髦!现代!

一间间咖啡馆,一幢幢写字楼,打不尽卡的网红店,逛不够的新地标……

这些,或许都是上海,又或许,都不是上海。

Chapter 2

重绘上海:历史与生活

——那什么算真正的上海?

许多人试图去这座城市的历史里重绘一部老上海的图景。

而神奇的是,这个十九世纪才堪堪诞生的城市仿佛有着和巴黎、伦敦那些历史悠久的大都市一般的魔幻魅力。

《梦回法国城》

没有人敢说,上海没有历史,更没有人质疑过,这座城市的文化沉淀。

这是一座“世界主义”的城市,你或许再难在世界上,

找到比上海更包容、更多元的城市文明了。

法式的浪漫留在了思南路、复兴中路、武康路的两侧;

英美的浮华铺在了外滩的十里洋场;

闵行区和长宁区的分界线古羊路,被戏称为“日韩边界”;

苏州河沿岸,又能随时找到白俄贵族的古老踪迹。

现在许多“上海城市旅游地图”,也都是参考过去租界的划分

尤其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分野,对上海各个区域的文化、建筑、马路进行介绍。

但在这世界性的外壳下,洋溢着的,是东方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底蕴。

风姿绰约、精致玲珑的东方美学渗透到了上海的每一座桥、每一扇窗户、每一盏灯。

就像当年火爆全上海的“鸳鸯蝴蝶派”一样,这座城市的骨子里,刻着的还是东方韵。

而那些成为标志性的“上海印象”的作品里,我们更随时都可采撷到属于中国的姿态。

张爱玲的《金锁记》,王安忆的《长恨歌》,

金宇澄的《繁花》,娄烨的《苏州河》,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

那些穿着旗袍的少女,

那首放个不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

那只雨巷里的油纸伞……

每一种色彩、声响、动作、语言,都是上海的味道。

所有的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怀旧与时髦的界限,

被奇妙地打破,而孕育出无限强大的城市生命。

上海,也以此造就了,他绝无仅有的多元与包容。

Chapter 3

这,可是上海!

这种“上海世界主义”同样被香港学者李欧梵写进了他的《上海摩登》一书。

而那些上海的各式各样的老建筑:

百货大楼、饭店、教堂、电影院、咖啡馆、公寓……

也因为这本书迅速地成为了人们触摸一个世纪以来中西印记的地方。

不去南京路和外滩,去武康路思南路和巨富长,

也成了近来上海城市旅游的新潮流。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逐渐感觉到,

路过上海那些古老的、杂错的建筑的时候,

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涌出来,与自己对话。

“这里可是上海啊!”

越来越多的人们和我们谈起:

“我们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她好像融合了所有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热情和冷漠,世故和呆萌。”

上海的历史、文明、底蕴,

已经成为了一种城市的气质,

而存在于每一个日夜、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建筑里。

在网络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上海是最盛产“网红”的城市,

网红马路、网红大楼、网红餐厅、网红酒吧……

仿佛上海的一切皆可网红,而事实上是,上海根本不需要网红。

因为这座城市融入了无数的现代性后创造出的,属于中国上海的城市文化,

即便没有被无休止的放大与营销,人们依旧会年复一年地爱它。

这里,可是上海啊。

我们既随时感叹这座城市的节奏很快,随时随地发生着兴替与改变。

“三年,我们楼下的店铺至少换了二十个老板,常常,这一周卖玩具,下一周卖炊具,周五回家还是买时装的,周六下去在卖鸭脖子了。他们像是这个城市的快闪演员,在我们试图洞悉他们的秘密前,消隐人间”。

但这场流动的盛宴里,我们又会随时被这里抒情的一面打动。

弄堂口卖生煎的阿姨,每天早上都会热情的与那些熟脸寒暄,

甚至在你难过的时候,多给你加一只生煎包。

开了60多年的理发店里,老师傅们会边按摩边笑着和你说:

“到阿拉这里来的人,都很有档次的。”

黄昏时轮渡汽笛响起的时候,浦东放学的小情侣,

特地不坐公交地铁,奔上甲板去赶一场两块钱的日落。

这里,也还是上海啊。

------------------------------------------

Chapter 4

你什么时候,会爱上上海?

我们问过一个来上海打拼了快20年的老炮:

“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爱上了上海?”

他讲了一个,在武康路和安福路路口,开了十五年的咖啡店的故事:

“这家咖啡店,或者说酒吧,我从07、08年开始,几乎就每天都来这里坐在临街的座位上。看着身边的老洋房,小弄堂,和对面人来人往的上海话剧大厦。

后来临街的座位每个下午都会坐得满满当当,每个人仿佛都在做事,又仿佛什么也没有做。

再后来安福路和武康路都变成了网红,对面开业了全上海最新潮的一批网红店。

我在某一天下午的一瞬间,突然察觉历史和生活,如此真实地从我的身旁擦肩而过,我感觉这座城市和我的距离无比的贴近,这才知道我爱了上海很多年。”

或许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一次和城市的过往岁月、烟火人间擦肩而过的经历,一次爱上这座城市的经历。

所以,我们的“城市旅行家”上海站,就这样来了。

长期关注我们的读者们可能会注意,我们已经写过了大大小小数十座城,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每个人,都爱上每一座城,

那么,就从上海开始吧。

你会在什么时候爱上上海?

或许,和我们走一次,就能爱上上海。

我们会用独家设计的路线,带你去抚摸上海的新与旧、华与洋、历史与生活,上海与你,不再会有距离。

就是现在,我们去爱上上海吧!

去漫步到那梧桐树与老洋房的故事里,

在普希金的雕像下感受时间的瞬息万变。

去坐上那在黄浦江上来来回回一百多年的轮渡,

也许会遇见上海老爷叔抱着孙女教她认两岸一幢幢大楼的名字。

去路过僻静幽深的上海文庙,

再走进老城厢挂满衣架的旧弄堂,

感受王安忆笔下那些最贴地的上海生活。

去浪漫温柔的苏州河,从1908粮仓到四行仓库,

从西藏路桥到外白渡桥,那是城市记忆的流淌,

常在河边走,美美不回头。

Chapter 5

春天,五种上海全部醒来

《另一半上海》

徐家汇公园南门 > 衡山路 > 武康路 > 复兴路 > 汾阳路 > 龙门村 > 老西门 > 黄浦江轮渡 > 滨江大道

一天的时间,跨越三个时区,带你走进曾经的法国城,

迈进上海县城的老城厢,看一眼这个城市复兴的摩登之路,

最后驻足黄浦江畔,感受上海百年的瞬息万变。

我们既想让你看到上海的另一半,也想让你成为上海的的另一半。

《梦回法国城》

徐家汇公园南门 > 武康路 > 五原路 > 普希金雕像 > 上海工艺博物馆 > 汾阳路 > 上海音乐学院 > 圣母堂 > 襄阳公园

漫步梧桐深处,梦回法国城

带你遇见那个时期上海独特的中西混合景象。

我们既会去亲触建筑大师的手笔,还会寻觅白俄流浪者们的踪迹。

我们既感受亭子间的岁月轮替,又观摩民间匠人的卓越精神。

这里像梦中的法国城,这里是上海的新世界。

《回眸苏州河》

九子公园 > 南苏州河 > 1908粮仓 > 福新面粉厂 > 四行仓库 > 西藏路桥 > 上海总商会旧址 > 河滨大楼 > 上海邮政大楼 > 外白渡桥

我们前往苏州河沿岸最具有城市记忆的一段,

解锁风云人物,重回十里洋场,回眸苏州河的前世今生。

我们悉数苏州河桥梁故事,细品《子夜》里商海旧事的风云浮沉。

再到百年邮局寄一张明信片,把城市变迁最真实的记忆留给自己。

我们还在特地设计了两版亲子专属的路线

从孩子们的视角,去亲近这座城市。

《梧桐与洋房》

襄阳公园 >圣母堂 > 上海音乐学院 > 汾阳路 > 上海工艺美术馆 > 普希金雕像 > 桃江路 > 东平路 > 国际礼拜堂 > 衡山路地铁站

用孩子的视角,去解锁这藏在梧桐和老洋房里的故事。

我们会有一系列的“小任务”,

指引我们的“小队员”们,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游邮苏州河》

上海总商会旧址 > 河滨大楼 > 上海邮政大楼 > 新天安堂 > 划船俱乐部 > 百老汇大厦 > 外白渡桥 > 人民英雄纪念塔

我们会沿着苏州河,来一场独家亲子游戏、

用“集邮之旅”,做一回苏州河畔老建筑们的收藏家。

Chapter 6

上海,我们一起成长

上海,和世界上那些与它齐名的大都市相比,还在经历她漫长的青春期。

或许,我们其实是在和她一起成长。

未来的上海,或许还会诞生更多更多的可能。

不,是一定会,因为这里,是上海。

▲除标注照片及VIVA旅行家原创照片以外,

所有照片均来自图虫正规渠道购买,有授权证书,

如有侵权问题,VIVA旅行家概不负责,请联系图虫。

END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博文供求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博文供求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博文供求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博文供求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