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博文供求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博文供求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文供求网公众号

博文供求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央行易纲:预计6月底 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

2021-04-17 发布于 博文供求网
亲子鉴定

  中国央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日联合召开“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出席会议并在致辞中透露,预计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

  易纲指出,中国央行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金融,着眼未来则有三方面的重点工作需要推进。

  第一,要进一步以市场化方式动员公共和私人部门资金,支持绿色经济活动。

  易纲称,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为此,需要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包括加强信息披露和完善并统筹绿色金融分类标准。

  他还提到,在提供政策激励方面,中国央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中国央行还将通过商业信用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框架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第二,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易纲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将用时70年,美国45年,中国只有30年左右,时间短,曲线陡,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突出,所以要积极督促金融机构尽早开始转型。

  他表示,中国央行正在探索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国央行已按季评估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情况,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评估和管理其环境和气候风险。

  第三,要发挥好碳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

  易纲称,预计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相关部门正在就管理条例征求意见,提出要逐步扩大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金融管理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参与碳市场的管理。构建碳市场应更多体现金融属性,引入碳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推动碳价格充分反映风险,最大化发挥碳价格的激励约束作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博文供求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博文供求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博文供求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博文供求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