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博文供求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博文供求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文供求网公众号

博文供求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男童被活活喂成肝硬化!只因天天吃这个,很多家长还在喂

2021-06-17 发布于 博文供求网
南京皮肤研究所 http://www.linziseo.com/

  来源:智读大叔(ID:zddashu123)

  文:智叔

  我们总听老一辈人说:

  “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这孩子白白胖胖的,养得真好!”……

  停!停!停!

  孩子养的胖真等于养的好吗?

  其实一些人根本没意识到幼儿肥胖的严重性。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病例,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好好说说“幼儿肥胖”这个事儿了!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病例:

  深圳11岁男童体重接近130斤,确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

  2019年孩子第一次检查时的化验单

  本来孩子只是脂肪肝,不过一年后再去复查的时候,发现已经由脂肪肝转成肝硬化。

  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

  要知道,重度肝硬化再进一步就是肝癌呀!

  2020年孩子第二次检查的化验单

  那么,为什么一个11岁的小男孩会患上这么严重的病呢?

  从家长的口中,我们得知:

  孩子从小胃口就好,喜欢吃各类“重口味”的食物,例如红烧肉等。

  而且饭量比较大,米饭一碗接一碗,每顿饭都要吃到撑才罢休。

  眼看着孩子越来越胖,肝硬化也随之找上门来。

  主治医生李主任表示:

  这种情况很容易从脂肪肝到肝硬化,然后转变为肝癌。但幸好发现的早,积极配合治疗还有逆转的余地,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没错,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营养丰富,小时候胖乎乎的,大家也觉得很可爱。

  但是,要和大家说的是:

  千万别把孩子养太胖,因为小时候就胖的孩子,可能这一生都要和“胖”作斗争。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说说:

  1.孩子肥胖对身体的危害?2.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过胖?3.如何避免把孩子养得太胖?

  -01-

  小时候一胖

  可能会胖一生

  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

  当前我国7岁以上的学龄儿童肥胖人数近3500万人,而主要大城市7岁以下的肥胖儿童人数超过400万人。

  来源:生活报

  德国孕婴科学会研究表明:

  6个月左右的婴儿出现肥胖,成年后有14%的机会出现肥胖症;7岁的孩子出现肥胖,成年后有41%的机会出现肥胖症。

  而且,儿童期肥胖多为“脂肪细胞增多型肥胖”,相对于成年后的“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型肥胖”更为难治。

  通俗来讲就是:

  小时候脂肪细胞会随着身体发育而变多,这样即使长大后瘦了,但脂肪细胞数目并没有减少,很容易导致再次肥胖。

  一般说来,人体脂肪细胞的增多遵循以下规律:

  婴儿的时候,脂肪细胞会增加一波;青春期前,脂肪细胞再增加一波;等人老了,脂肪细胞可能还会增加一波。

  所以说,小时候肥胖,脂肪数量就会一直增加,如果增加太多,长大后随便一吃,每一个脂肪细胞都会长大、膨胀,整个人就会胖的特别快。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易胖体质”。

  -02-

  小时候就胖的危害

  1、血管硬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血管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老年病。

  但研究发现:

  当孩子体重超标时,会导致心肺功能负担增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可能在童年时就埋下了隐患。

  因为胖宝宝早在童年时期,血管硬化就已经悄悄开始了。

  2、影响智商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那些特别肥胖的孩子,看起来多少会有些“笨笨的”,反应慢、行动也有点慢。

  研究发现,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童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相对下降。

  3、容易“性早熟”

  当孩子肥胖,体内脂肪量增加时,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量也会相应增加。

  这会让身体系统误认为:孩子的身体已经准备好了发育,过早启动性发育,导致孩子“性早熟”。

  一方面,性早熟会让宝宝提前停止生长和发育,影响成年后的身高;女孩子还可能会在成年后,出现月经不规律等困扰。另一方面,性早熟会让孩子提前出现第二性征,不仅会让他们觉得尴尬和困惑,而且容易被同龄人排斥和嘲笑,进而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03-

  孩子胖不胖

  一测就知道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妈妈会问:

  大多数宝宝不都是看起来肉嘟嘟、圆乎乎的吗?怎么才能算是肥胖呢?

  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有这样一个公式: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²(m)

  3岁以下的宝宝,要用下面的公式:

  体重指数=实际体重(kg)÷标准体重(kg)

  先计算标准体重,再查看是否超重:

  体重指数达到1.2,就属于肥胖宝宝了;体重指数在1.2-1.3之间,属于轻度肥胖;体重指数在1.3-1.5之间,属于中度肥胖;体重指数超过1.5以上,属于重度肥胖了。

  -04-

  避免宝宝肥胖做对以下几点很重要

  1、改变旧观念

  不要担心宝宝营养不良,也不要担心宝宝过瘦,而是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宝宝的精神、运动、活力、免疫力等方面的锻炼上。

  同时,要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纠正家中老人认为“宝宝吃的越多越健康”的旧观念。

  2、营养均衡是关键

  宝宝超重的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偏食。

  很多的宝宝爱吃肉、精米白面、多糖多油,而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摄入的食品热量密度很高,而导致营养素缺乏严重。

  宝妈一定要注意给宝宝平衡膳食,尽量让宝宝均衡获取:蛋、奶、果、谷、脂、蔬,6大营养,逐渐培养宝宝均衡进食的好习惯。

  宝妈们可以多花点心思,按照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给宝宝搭配食物。

  图源:中国营养学会

  3、适当增加孩子的运动量

  很多胖宝宝吃得多,但又不爱活动,吃完就趴着看手机或者睡觉。

  因此,建议宝妈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发育,而且还有利于孩子长高。

  每天至少保证45分钟到1个小时的运动量,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选择以平移身体类的运动为主,如散步等。

  4、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能喝母乳就别喝配方奶!

  肠道菌群是决定一个人胖瘦的关键,宝宝在1-2岁时,肠道中的菌种就已和成年人相似了,也就是说成年后的胖瘦,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母乳中含有大量好的菌种,会占据宝宝肠道中的位置,这样坏的菌种就进不来了。

  如果因为某些缘故,宝宝只能喝配方奶,那么一定要注意奶量不要过多。

  总之,不管怎么说,宝妈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长得胖≠养得好!

  相信各位宝妈只要用心,也一定会让孩子不太胖,也壮壮的。

  最后,点个“在看”,一起加油吧!

  -END-

  作者:智叔,混过豆瓣、走过知乎,网络非著名文学家,专注于女性自我成长,擅长以独特的视角剖析社会热点、情感婚姻、家庭教育。叔不光有态度,还有干货。来源:智读大叔(ID:zddashu123),转载合作请联系智叔。

  图片来源:花瓣网

  您点一个

  小编:依依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博文供求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博文供求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博文供求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博文供求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