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博文供求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博文供求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博文供求网公众号

博文供求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男子染发极简史

2021-06-18 发布于 博文供求网
传说下载站

本 文 约 1400 字

阅 读 需 要 4 min

今夏染发界的顶流是哪位?答案当然是“挂耳染”啦!

在杨过先生的带领下,潮人们纷纷搞起了挂耳染。

当微风迎面吹拂,隐藏在耳边的各色头发就露出了它“靓丽的身姿”,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迅速增加一个时尚“buff”。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如此。

即便是在较为封闭的古代,人们也少不了对“美”的追求, “ 染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古代染发之风,是由男子兴起的。

西汉

据文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发剂染发,之后染发一度成为社会潮流。

被后世称为“穿越者”的西汉政治家王莽,不仅治国思想先于时人,连审美都要走在时尚的尖端。

染发之先河,就是由王莽开启的。

时年68岁的王莽在当时人均寿命为三十岁的古代社会,实为高寿。身居皇帝高位,却一头白发,实在不体面,于是王莽决定将白发染黑。

《汉书·土莽传》:“欲外观自安,乃染其须发”。

王莽染发除了想使自己年轻些,自然也少不了政治因素。称帝后的王莽施行暴政,老百姓苦不堪言,起义频发,兵锋四起,直抵长安城下。为了安抚军心,以示自己年富力壮,因而染发。

西晋

到了西晋,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用染发剂——胡粉石灰方,记载于西晋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

胡粉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铅。石灰为氧化钙,水和后生成氢氧化钙。胡粉、石灰等份,水和涂须发,黑发漆也。

隋唐

隋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明。人们对于自我的审美要求提高,注重外表,尤其男子非常追求自己须发的乌黑亮丽。

《隋炀帝后宫诸香药方》中记录着这样一种染膏制作方法:将黑大豆在醋里浸泡一两天,加热煮烂过滤后熬成膏,涂在头发上即可,每日一次。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就“染发”之风发出感慨,称:“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意思就是当时的人很怕因年老、须发斑白而被人瞧不起,于是纷纷染黑须发来显示自己年轻。

宋代

宋代,染须发的风气依然在士大夫中盛行。苏东坡曾写诗对这一现象进行批评:“膏面染须聊自欺”,意指染黑发使自己看起来年轻为自欺欺人的行为。

南宋时期,金人占领北方,但染须发的风气依旧未被磨灭。诗人陆游说:“染须种齿笑人痴”,就说明了当时染发和镶假牙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

元代

元代许国祯《御药院方》中记载人们常用的染发膏为旋饰巫云膏。其原料为何首乌、醋石榴、 五倍子、百药煎、诃子、胆矶、青胡桃皮。

清代褚人获在《坚瓠集》中记述了一件染发史实。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当政。一次,大臣史天泽将白发染成了黑发,忽必烈看到后非常惊讶。史天泽解释说,我从镜子中发现头发白了,害怕人老后,报效朝廷的热情也随之减弱,所以将白发染黑,使无异于少壮之人。

在漫长的历史中,世人为了追求须发的乌黑美丽,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天然中药染发剂。20世纪30年代,彩色染发出现。在摩登时代的上海,就有人将头发染成红、棕、黄等色。

1983年,外国染发剂进入中国市场,自此,彩色染发剂在中国市场上流行起来。

参考资料:肖子英、萧明:中国染发化妆品[J]. 中国化妆品,2002.

END

作者 | 博物官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排版 | 于嘉夫

经公众号 “博物官” (微信ID:mrbowu)授权转载。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 博文供求网
    1970-01-01
博文供求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博文供求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博文供求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博文供求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