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我网 6月17日,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因病逝世,享年97岁。 卡翁达生于1924年4月,被誉为赞比亚“国父”,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他领导赞比亚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并于1964年赢得国家独立,于1964年10月至1991年11月担任赞比亚总统。在任期间积极推动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和争取黑人平等权利运动,有“非洲的甘地”之称。 此外,卡翁达还长期致力于赞中关系长远发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作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10月29日,赞比亚成为南部非洲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卡翁达曾多次访问中国,用“全天候朋友”形容赞中、非中关系。2009年11月,卡翁达赴华接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评选的“中非友好贡献奖”,位居“感动中国的五位非洲人”之首。 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 在联合国疾呼“没有新中国人民的代表是错误的” 赞比亚是内陆国,独立后由于支持其他非洲国家独立运动,作为支柱经济的赞比亚铜出口通道被切断。为了打破封锁,新生的赞比亚和坦桑尼亚,迫切希望能修建一条跨国铁路。 为了这条铁路,卡翁达和时任坦桑尼亚总统的尼雷尔,曾向美国、苏联、英国等国求助,但都遭到了拒绝。 1967年,卡翁达首次访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也是在此期间,促成了中国迄今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坦赞铁路。 毛泽东曾这样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 毛泽东与卡翁达会面 1970年10月26日,坦赞铁路动工兴建,1975年6月7日全线铺通,同年10月23日全面建成并试运营。1976年7月建成通车,14日正式移交给坦、赞两国政府。 卡翁达曾这样动情地讲述这段历史:“我和尼雷尔总统一同去西方国家,告诉他们赞比亚和坦桑尼亚需要这条铁路。然而,西方国家拒绝了我们,告诉我们不要期望有这样一条铁路。然后我们去北京见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坚定地表示,‘我们和你们一同建这条铁路。’于是,中国兄弟姐妹们来了,我们一同拼搏。你看,这种友谊多么单纯。当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建成了这条铁路。还有什么能超过这种友谊呢?” 新华社2019年的一篇文章披露: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全天候朋友”,其实是一个外来词汇,首创者就是卡翁达:这次访问中国回国后,卡翁达便创造性提出“全天候朋友”这个名词。从此,“全天候朋友”被多次在不同场合用来形容中赞、中非关系。 当时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在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引起很大反响。 1971年10月25日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对《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进行投票表决,除极少数国家外,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投了赞成票,新中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在23个提案国中,有一个就是卡翁达领导的赞比亚。在此之前,卡翁达曾在联合国讲坛上疾呼“联合国中没有新中国人民的代表是错误的。” 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是非洲的黑人兄弟们,把我们抬进的联合国。” 周恩来与卡翁达握手 毛泽东与他谈话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1974年,卡翁达再次访问中国,并和毛泽东留下了一段影响历史的对话:在与卡翁达的谈话中,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宣告中国与赞比亚坚定地站在一起。 毛泽东:“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卡翁达:“我同意主席先生的分析。” 毛泽东又说:“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你看这个解释好不好?” 卡翁达:“主席先生,您的分析很确切,十分准确。” 毛泽东鼓励卡翁达:“研究一下吧。” 卡翁达回答:“我想不用研究,我们的意见可以取得一致,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分析已经很确切了。” 毛泽东:“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卡翁达:“确实如此。” 毛泽东最后说:“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公开阐述“三个世界”的论断,这一论断对中国外交有着重大的影响,卡翁达则是第一位见证人。【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 编辑:周晓宇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文供求网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2025-05-2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