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锋游戏 http://xiazai.zol.com.cn/detail/43/424123.shtml 文/木舒 辣笔小尖椒专栏作者 孙杨暴力抗检事件大结局了。 4年3个月。比之前的8年好多了。 今天一刷微博,发现评论特别极端化。 不是把他辱骂得瓜皮都不剩,就是高举着“他是为国争光的冠军”大旗,合理化他一切的行为。 说实话,大可不必。 没有人能否认孙杨在体育上的成就和贡献。 但是,再多成就,也无法掩盖,孙杨的性格上存在着巨大缺陷。 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身上有毛病,而是不愿意去看自己的毛病。 所以粉丝们要是真为他好,就不要拿着他的金牌为他所有的错误掩盖了。 他30岁了,该成年了,而不是再这样像个巨婴一样生活了。 仔细去深挖就会发现,孙杨性格上所有问题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人。 那就是他妈。 所以今天,我不想来批判孙杨。 而是想借由孙杨,来给那些母亲打个预防针: 不愿退出的妈妈,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01 之前我看到过一个词,叫:哺乳式育儿。 很简单,就是孩子即使长大成人了,母亲也还是像哺乳期一样,觉得孩子离开自己就会死。 而从具体的行为上来看,最明显的就是对孩子的吃穿住行等等,绝对的管控。 从孙杨开始游泳,他妈就一直跟着他,可以算是经纪人+保姆+教练。 365天一天不落地给他煲汤、送汤。无论国内国外、无论在家还是在训练队,连父亲车祸住院都没断。 除了吃饭,孙杨6年级时,还在帮他系鞋带。要穿的衣服,工作人员叠好了,他妈都要打开重新再叠一遍。快三十岁的人了,他妈还每天只睡2个小时,帮他准备比赛的东西。 感情上也是一样。 之前他和大六岁的空姐女友谈恋爱,听说还有个孩子,可结果在他妈的反对下两人黄了。 而在工作上,孙杨妈妈做了孙杨的经纪人,代言都她来接,采访都得她同意,微博账号都被她接管,稿子都得她先过,就连训练,她都要插手,团队都得听她这个外行的,不听她就去闹。 但关键是,她干她还干不好。 所以那些年,孙妈妈对记者志愿者发火、用水瓶砸人相机、拒绝采访、广告胡乱报价、私接赞助商、举报教练...... 孙杨的黑料大半都是她提供。 最严重的就是这次听证会。 他妈在报告中被点名批评了12次,全程不知所云、回避问题、表现欲炸裂,可人家法官根本不吃她那套。最后彻底搞砸了,还发了条朋友圈,骂团队骂律师甩锅。 这种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朱雨辰的妈妈。 她也有一套“厨房理论”:无论儿子走到哪里,我都要给他一个温暖的厨房。 在家跟着、拍戏跟着,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给儿子做早饭,一做就是十几年。 你要但凡自己动动手,她居然觉得:“我对不起儿子,怎么能让他做饭!” 除了吃饭之外,洗衣也是一样,即使是只穿了一件衣服,也得当天及时洗完。生怕孩子不干净。 感情上也是每段都要插手: 儿子每发一条微博她都会去抄写下来,连日期都排得整整齐齐。几天不发的话,还会拿着本子去逼儿子发微博。 这俩妈妈干的事太像了。 都是无孔不入的管控。 她们像一个斗士,时刻处于警戒之中,觉得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人都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但其实你想,外面买的汤吃的饭就没营养?少管一顿就能饿死?专业团队不比你强? 当然不是! 所以,无论煲汤做饭还是工作管控,都不是孩子的必备选项,而是妈妈自己必须要做。 因为这代表着自己被需要。 这里的汤和饭,就像小时候的母乳。 她们觉得母乳最健康,所以孩子只能吃这种来源于母体的,才能好好长大。 更重要的是,只有依靠母体,才能证明自己对于孩子的价值:离了我,他们不能活。 想想挺悲哀。 因为这是一种自我绑架。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她们好像都还没能从新生儿初期的状态抽离。 依旧从生理和心理上觉得,孩子只有靠自己的“喂养”“照顾”才能生存。 她们接受不了孩子已经长大,已经独立,离开自己的照顾也能生活得很好的事实。 可别忘了,孩子已经有自我意识了。 这时候这种全方位的“管控”,只会造成三个结果。 一个是像孙杨一样:30岁了还像个巨婴,已经习惯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永远长不大,非常自我,惹祸甩锅。 一个就像朱雨辰:备受折磨,无数次想要逃脱,但是被道德绑架,怎么也逃不出而自暴自弃。 还有一种就是郑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在某个点爆发,毁人毁己。 接受现实吧! 有些父母总觉得离开自己,孩子一定不行、不幸福。 可就因为你的瞎掺和,他们才过得不好。 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是:所有的父母都该在孩子的成长中学着慢慢撤出来! 撤出孩子的生命,撤回自己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得让孩子有自我决策的能力。 02 道理谁都懂,可问题在哪。 在于中国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后,找不到自己的生活了。 我经常发现,我的朋友生完孩子后就会“消失”了。 她们整个生活就是全围着孩子转,每天精神异常焦虑,生怕磕着碰着呛着,半夜都会惊醒无数次,还会试探孩子鼻息,就怕孩子有事。 你约不出她们,所有的聚会邀请都会败给一句:我要回家看孩子。 而等到孩子长大,离开家庭上大学、读书、结婚生子时,你会发现,有许多父母立刻会陷入空虚,他们无事可做了。 我就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 有人实在想念上大学的儿子,跑到了大学旁边租了个房子照顾儿子。 有人看到儿子恋爱后陷入崩溃,她接受不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对另一个女人好。 还有人怎么看儿媳都不顺眼,指手画脚,最终成功把俩人婚姻搞黄了。 你会发现一个情况: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你,而是父母需要孩子。 因为许多父母,缺少精神层面的追求! 他们的脑中全是孩子喜欢什么、孩子想要什么。 所以才会在孩子离开后不知所措,因为已经忘记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了。 很悲哀。 没有一个人出生之时,理想是做个爸爸/妈妈。 但当另一个生命出现之时,他们已经在父母这个身份中,丢了自己了! 可是,总有一天孩子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啊! 人活到最后,终究还是孤独的。 所以,甭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都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打打牌、下下棋、跳跳舞、交交朋友。 或者去老年大学,学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成年人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真的太珍贵了! 年轻时为了别人而活,到老了,就多为自己而活吧! 自私一点没关系。 爱是关爱,更是放手。 或许一代人的退出,才能让两代人,都更好的生活!!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文供求网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