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圆桌派》中,窦文涛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认识一个小伙子,因为妈妈做生意莽撞亏了钱,每个月都要帮着妈妈去还外债。 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情况,小伙子花起钱来一点都不含糊。 有一次,直接花了1万多块钱买了一件风衣。 当时,窦文涛知道价格后都吃了一惊。
“我的天,我都觉得贵啊!” 要知道,说这话的窦文涛,早在13年前就已经品牌价值3.2亿元了。 数据来源?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 消费不起的人出手大方;消费起的人,反而却觉得太贵。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实际上这个男孩只不过是一个被标配绑架的受害者。 男孩从事着时尚行业,对于整个行业的人来说,一万块钱的风衣不算什么,那只不过是一个从业人员最该有的基本要求。 对男孩来说,买一万块钱的风衣,那不是对奢华的欲望,而是他能在行业站稳脚的刚需。
用窦文涛的话来说,那就是“咱们说的高配,对人家那是标配”。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中国式标配门槛变得越来越高了: 小孩子的标配,是家教、外教和游学; 女人的标配,是Lamer、Dior和LV; 男人的标配,是年薪百万、车房和手表; 老人的标配,是保健品、单反和出国游; 其实,这其中大部分不过是很多商家营销出来的结果。 如果大众不在意,也没什么不妥。 但让人可怕的是,这些用金钱打造的“中国式标配”,正在绑架并奴役我们的生活。
01 信息茧房,让高配不断变标配 同事嘉嘉常说,每次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她都会感到特别焦虑。 不管是去分享美妆的APP,还是在记录生活的短视频,抑或是回答专业问题的网站,到处都是比她优秀十倍甚至百倍的人。 他们不仅长得好看,还那么有钱、有闲。 背着限量款的包包,住着跃层有落地窗的房子、动不动就能飞去巴黎喂鸽子…… 每次看到他们光鲜的生活,我都有种极大的失落和挫败感。 在这个信息激增的时代,只要打开手机,我们能看到太多太多太多故事。 曾经的小白领喜提了兰博基尼、曾经的大胖子练出了马甲线、曾经的学渣考上了斯坦福大学…… 这些故事,经过互联网加工和扩大,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到处都是像他们这样的人,过着我们眼中的理想生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被网络扩大的人,永远只是人群中的少数。 不要以为,就你没钱出国玩,全国还有95%的人连护照都没有;数据来源彭博社 不要以为,就你月薪还没上万,全国还有73%的人,工作10年月薪没过万;数据来源《2019国人工资报告》 不要以为,就你没有考上985,全国还有96%的人没有上过本科呢。数据来源搜狐网 不管互联网怎么夸,少数人拥有的标配只是他们的标配,它永远都是普通人承受不起的高配。 不要为了互联网制造出来的焦虑,就逼着自己不断升级,就算我们拥有了了别人的同款手机、包包、鞋子,我们依旧还是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而不是站在金字塔上的人。
03 有的标配,不过只是一场虚幻 最可笑的是,不少网上那些光鲜的标配,甚至都只是网络虚假造成的假象。 那些所谓的有钱、有颜、有车、有马甲线,不少都是被包装出来的结果。 你们猜,如果拥有网络上的标配,大概成本会是多少? 不用399,也不用299,只需要几毛钱就够了。
你只要愿意,就能在朋友圈成为炫车、炫包包、炫私人飞机的白富美、高富帅。 这是我花15块钱在网上买的,里面有1800张炫富照片,以及700个小视频,平均下来这炫富的成本连一毛钱都不到。 如果,你觉得在朋友圈面前嘚瑟不够,那还可以花点小钱买个高仿或者租个奢侈品来充门面。 当然这个成本要稍稍高一点,但不过也都是日常生活的开销罢了。
从鞋子、包包、手表、耳环、手链、项链、衣服,那都是应有尽有。 甚至卖家还宣称,外观跟真的一模一样,就连设计师亲自来看,都看不出来。 虽然我觉得这话有水分,但相信去糊弄糊弄身边人,这应该绝对是够了。 想要变白、变美,甚至都不需要花钱。 只要滤镜给到够,角度找得好,分分钟拥有婴儿肌、大眼睛、高鼻梁。
这是抖音网红阿纯的变装,只要化妆到位、滤镜给够,糙老爷们也能变成娇滴滴的小姐姐。
不要觉得惊讶,这就是互联网的好处,隔着屏幕,它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丑的变成美的,把男的变成女的。 只要愿意,互联网能让10分变成100分。 这种营造出来的100分,根本就是一场虚幻,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追寻。 别以为全世界就你最丑、最穷、最没本事?实际上,那些所谓优秀的男女,说不准还不如你。
04 标配永无止境 为什么,我非要劝你别被标配绑架? 理由很简单,标配从来不是一个恒定的标准,当我们在追逐它的时候,它只会水涨船高,最后将我们奴役。 在日本泡沫经济前,就曾出现过人们被标配绑架、奴役的现象: 那时,在日本流行起了打高尔夫球,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为了拥有成功人士的标配,人们开始纷纷购置高尔夫球杆,生怕自己掉了价。 没有钱的人,不惜借高利贷去买。 当然,大多数人只是买来装装样子,连高尔夫球场都不会去。 但对他们来说这就够了,因为在他们眼中,高尔夫球杆的标签价值,远远大于它的实用价值。 然而,讽刺的却是,在花高价装门面没多久,标配的门槛却变了。 这次,不只是看有没有高尔夫球杆,还要看什么材质、什么品牌。 等大家再苦哈哈往里砸了更多钱后,标配的门槛又变了。 这次到了装球杆的袋子、打高尔夫球时候穿的鞋子、裤子、衣服等等…… 在标配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最倒霉的人,还是那些普通人。 他们总以为,自己能一次就到位,哪想到却陷入了一个无底洞,标配的成本越来越高,他们欠的钱越来越多。 直至到了最后,标配带给他们的,不是各种体面和尊严,相反只剩下巨额欠款和入不敷出的生活。 现实就是如此魔幻,当我们费尽心力去追求所谓的标配时,从一开始就已注定我们会成为追逐赛中的牺牲品。 非但不能一下就追上,甚至还会在这场追逐赛中,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05 只有放下攀比,你才能获得自由 朱德庸有一幅著名的漫画作品——《当我从十一楼跳下》。 讲的是一个女子从11楼跳楼自杀,在身子下坠过程中,她看到了—— 10楼以恩爱著称的夫妇正在斗殴, 9楼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 8楼的阿妹发现未婚夫跟最好的朋友在一起, 7楼的丹丹在吃她的抗忧郁症药, 6楼失业的阿喜每天买7份报纸找工作, 5楼受人敬重的王议员正在偷穿老婆的内衣, 4楼的Rose又和男友闹分手, 3楼的阿伯每天都盼望有人拜访他, 2楼的莉莉还在看她那结婚半年就失踪的老公照片。 这时,跳楼的女子才意识到: “在我跳下之前,嘉嘉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现在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我看完他们的处境之后,突然觉得自己其实过得还不错。 所有刚才被我看到的人,现在都在看着我。 我想他们看到我跳楼之后,也会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
比特币知识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博文供求网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请发表评论